close


註生娘娘
註生娘娘是專當人間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,其信仰普及我國各地,本省民間俗稱爲「註生媽」。註生媽主司授子、安産、護兒等神職,遂成爲久婚不孕、安胎待産之婦女所虔誠奉祀的對象,在中國民間尊稱爲「子孫娘娘」或「金花夫人」。。
【註生娘娘 –傳說】
        註生娘娘的生平至今仍混淆不清,大抵可分爲兩種說法。一說註生娘娘出自《封神傳》,爲三仙島之雲霄、瓊霄、碧霄三姊妹,系龜靈聖母之門徒,曾以産盆練成「混元金鬥」法寶,後因胞兄趙公明(玄壇元帥)命喪姜子牙之手,三姑爲報兄仇,聯手投靠聞太師門下,日後並擺下黃河陣,使周營部將傷亡無數,幸得元始天尊破解陣仗,三仙姑與陣俱亡,姜子牙歸國封神時,命三仙姑掌混元金鬥,凡天下蒼生落地從金鬥轉劫。民便據此典故,奉三仙姑爲「註生娘娘」立祀。或謂註生娘娘即臨水夫人陳靖姑,生于唐朝大曆年間,爲福建古田縣臨水鄉水,系由觀音菩薩血滴所轉世投胎,及長,嫁劉杞,孕數月,逢大旱,受鄉民之托祈雨,因脫胎而亡,年廿四歲,臨終曾誓言救人産難,成神後屢顯幫助婦女安産,遂被民間奉爲註生娘娘。其下有十二婆祖,各抱一嬰,六好六壞,以示生男育女賢與不肖,皆憑積善行德而論。
     
【註生娘娘 -形象】
頭不戴紗帽,因爲祂從沒有被曆代的皇帝冊封,所以梳卷髻發。
    所請「不孝有三,無後爲大」,在中國人重男女的傳統觀念下,求子嗣的殷切心情,帶動了「註生娘娘」的鼎盛香火,也因勢形成了特殊的民俗信仰習俗「移花換鬥」及「栽花換鬥」,前者系祈求註生娘娘變換胎兒性別,以滿足有兒有女的心願,後者則是久婚不孕者請求註生媽賜花降子,由這種信仰觀念衍生的神明尚有花公、花婆,職司看管花(嬰兒)的元神,並保佑嬰兒一切平安健康。
註生娘娘有一本生育簿,每位婦女該生幾個兒子幾個女兒,祂的生育簿上均有記載,所以,只要祂一查,便知道該讓婦女生男或育女,或是接受祈願予以刪改。民間婦女深信註生娘娘操縱生命的開始、成長與凋零,爲懷孕、生産、婚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婦女所奉祀的對象。因此無論孕婦、産婦或初爲人母者,皆虔誠祭拜註生娘娘,以祈求生育的順利平安。在過去,女人結婚、生子育女,以傳宗接代爲重要的職責。多子多孫被認爲是人丁旺盛,家道興隆的象征,所以婦女對自己之産育莫不寄以極大的關懷,未生育者期盼早生貴子;有子者祈望保護子女無恙;有病時,期盼早日康複,這種關懷與寄望,自然産生了一種超乎人力的神,來保佑協助婦女的産育之事。一般有供奉註生娘娘的廟宇,都將註生娘娘置于主神旁的廂房。註生娘娘的神像前,常附祀「十二婆姐」或「十二延女」,各抱一嬰兒,六好六壞以示生男育女,賢與不肖,均憑積善積德之厚薄而定。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所謂:「不孝有三,無後爲大」的觀念,因此曆代對于註生娘娘的崇祀,不因時代及環境的改變,而有所差異。
【註生娘娘 - 十二婆姐】
註生娘娘通常配有十二婆姐,依序爲總管陳大娘﹑二宮黃鸶娘﹑三宮方四娘﹑四宮柳蟬娘﹑五宮陸九娘﹑六宮宋愛娘﹑七宮林珠娘﹑八宮李枝娘﹑九宮楊瑞娘﹑十宮董仙娘﹑十一宮何莺娘﹑十二宮彭英娘等十二婆姐。十二婆姐各抱小孩,十二小孩六好六壞,各依因果賜福憑禍 也。 有者十二婆姐爲註生婆陳四娘﹑注胎婆葛四娘﹑監生婆阮生娘﹑抱送婆曾五娘﹑守胎婆林九娘﹑轉生婆李大娘﹑護産婆許大娘﹑註生男女婆劉七娘﹑送子娘馬五娘﹑安胎婆林一娘﹑養生婆高世娘﹑抱子婆卓五娘等合稱十二婆娘。
【註生娘娘 - 求子】
  求神賜子不拘時日,隨時可以進行,但要虔誠恭敬。華燈初放之時,街上已是人海人潮,平時難得露臉的小媳婦們,穿上新衣,發髻上綴滿美麗的鮮花,打扮得花團錦簇,由家中姑娘簇擁著到寺廟觀燈 。人家觀燈,不是遠看就是近看,她們卻一群群地往燈下擠,在一盞盞姿態萬千、大放光明的花燈下擠來鑽去,人面燈花相映,真叫觀燈的不知是看燈好還是看人好 。
  年長的觀者臉上露出了含蓄、贊許的微笑,頑皮的孩子們卻隨口喊道:“鑽燈腳,生男芭!鑽燈腳,生男芭!”一語道破天機,觀者大笑,姑嫂大喜,簇擁著臉紅心跳的小媳婦再往別處花燈腳下鑽去 。 “燈”與“丁”話裏是諧音,世俗認爲鑽燈腳就能添丁 。心中的願望經由人們之口大聲喊出,便具有了祝賀的意義和代己向燈神求子的“意義”,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吉大喜。而已,喊的人越多,小媳婦和姑嫂們不僅不以爲是非分的調戲,反而越高興:沒人喊,反而敗興 。大庭廣衆之下,不惜抛頭露臉,爲的就是這一句“鑽燈腳,生男芭”啊!
  現在的新婚女子,也有求神拜佛、鑽燈腳的,但更多的是求助于婦科大夫。註生娘娘神殿早已毀棄。大庭廣衆之中也沒有了"生男芭"。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,這些求子的風俗,都表達了人們對美滿生活的追求和憧憬,摒棄其中的迷信成分,余下的便是古老的美麗的故事了。
【註生娘娘-習俗
  近年來到求子嗣又出現了新的風俗,那就是壓枝(壓子)和全枝(拴子)。所謂壓枝是指用石頭壓在樹枝上,諧音“壓子” 所謂拴枝是用紅布條拴在樹枝上,諧音“栓子”。 上山進香求子稱作“拴娃娃”或“偷子”。
  進香的程序是“起程,沿路焚祠,沖火,落宿,登山,報號(到泰山娘娘殿前報到),朝頂,守架,進供,進香,下山,回香,做回,安駕,謝山。”上山進焚的香紙主要有三種:一是黃草紙(當地稱火紙);二是印有玉皇大帝爲行長,東嶽大帝爲副行長的大面額冥幣;三是元寶,用錫箔、裱糊、金銀成對。碧霞祠有一方“碧霞之君玺”,有錢的可請道士在紙上加蓋玺印,以期增加效力。進香之後,就可以“拴娃娃”了。
  據《壽春歲時紀》載,在碧霞元君祠,廟祝在神座前擺放著許多鍍了金色的泥娃娃,供人抱取。如果求生男孩就拴一個金男娃;求生女孩,就拴一個金女娃。凡來“拴娃娃”的都必須向廟祝交錢,謂之“喜錢”。日後若賴以神助,如願得子,就必須爲泥娃娃披紅挂彩,並送回原處,謂之“還子”,並要向泰山娘娘進香還願。
  在《中華全國風俗志》中,關于“拴娃娃”的習俗寫得十分清楚,稱“拴來的泥娃娃照樣要天天喂它吃東西”。並記載了北方民間這樣一個傳說:有個人家,主婦鎖上門出去走親戚,中午被留下吃飯沒回來,鄰居突然聽到她屋裏有小孩哭聲,可這戶人家並沒有兒女,後來才知道是拴來的娃娃餓哭了。
  民間向來還有“心到神知”之說。也有些人在向泰山娘娘求子時,並不先進泰山朝拜,而是在當地舉行虔誠而隆重的求子儀式。首先,由妻子出面,帶上禮品去求當地的“神媽子”擇定吉日,安排求子儀式。第二步,購置香燭、火紙、紅布條、供品等。其中,必有棗和栗子兩種食品,取其“早生貴子”的諧音,紅布條上寫有求子者的住址和丈夫姓名。第三步,求子婦女點燃九炷香,與“神媽子”一起跪在供桌前,祈禱泰山老奶奶送子,然後將紅布條焚燒。求子婦女進香後各取一只棗和栗子吃下,與“神媽子”一起跪至香火全部燃盡。
    註生娘娘的神像爲左手拿生育簿,右手執筆,表示每一位婦女該生幾個子女,她的生育簿上都有記載。所以只要她一查,便知道該婦女生男或育女,或者接受祈願予以刪改。註生娘娘大權在握,難怪那麽多婦女要來燒香祈求跪拜了。家中如有年齡16歲的子女,也要向註生娘娘禱告,感謝註生娘娘保佑子女順利成年,並供奉紅龜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玄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